首页 资讯 正文

山区举办“爱心食堂+课堂” 让留守老人有“知”有“味”

体育正文 17 0

山区举办“爱心食堂+课堂” 让留守老人有“知”有“味”

山区举办“爱心食堂+课堂” 让留守老人有“知”有“味”

泉州网5月23日讯(融媒体记者(jìzhě) 陈明华 陈小芬 通讯员 吴有森 郑光前 文/图)一处课堂,一份午餐,一边可学习,一边有烟火,这是德化(déhuà)龙门滩霞山村下山屯为(túnwèi)老人开办的“爱心食堂+课堂”,这项暖心又(yòu)暖胃的民心工程,让大山偏僻角落的老年人过得有“知(zhī)”有“味”。

老人们欢聚一堂(huānjùyītáng)享用爱心餐

老年课堂有视频(shìpín)也有人讲解

出钱又(yòu)出力 村民乐参与

5月20日上午10点半左右,记者来到霞山村下山屯。位于村口的爱心厨房内,一名中年男子正在切肉,两名妇女在洗菜。离此不远便是下山屯老年活动中心,一楼会议室(huìyìshì)内,30多位老人正认真观看新闻(xīnwén)节目。龙门滩镇老年协会会长郑家进、下山屯老年学校校长郑朝阳坐在台前,不时为(wèi)老人讲解(jiǎngjiě)新闻内容(nèiróng)。

和不少乡下小村落一样,下山屯常住人口有960多人(duōrén),其中老人180多人。因为(yīnwèi)(wèi)年轻人基本在(zài)外工作,村里(cūnlǐ)平时只有80多人,大多为留守老人。早在2008年9月,在村民、乡贤等各方支持下,村里建起(jiànqǐ)这座老年活动中心。这是集教学、办公、活动为一体的两层楼房,从此,老人们多了个休闲的好去处,他们在此学知识,玩南音,看电视。

2023年9月,为了进一步丰富老人们的生活,村里决定办爱心食堂。由于事先动员充分,乡贤、村民纷纷掏钱支持(zhīchí),5天左右就(jiù)筹集(chóují)6万多元爱心款。

爱心款有了,谁来买菜、做饭?热心人又出现了。每个月爱心厨房开火,郑土水(zhèngtǔshuǐ)、郑朝阳、郑礼灿等村民提前了解用餐人数后,一大早就去菜市场(càishìchǎng)购买(gòumǎi)食材。尽管住在县城,但为了(wèile)村里的老人,他们不辞辛劳。

采访当天,在工厂上班的(de)郑传良有事来不了,63岁(suì)的村民郑金基接替掌勺。在厨房忙活得满头大汗的他说:“怎么会辛苦呢?能为老人做点事(zuòdiǎnshì)开心都来不及。”

郑家进说,爱心(àixīn)餐不是大餐,而是经济实惠暖心餐,集中用餐定于每月15日,不过也会也结合镇、村工作的传达贯彻需要和(hé)传统节日而调整时间。开办前会通过微信、村里广播通知(tōngzhī)。

欢聚课堂食堂 老人很(hěn)欢迎

下课后,老人们三三两两结伴前往(qiánwǎng)食堂。在等候用餐时,老人们聚在一起聊着天,有互相问候身体情况,有询问孩子工作(gōngzuò)生活,有说起种植(zhòngzhí)的蔬菜、养的鸡鸭……

“很(hěn)高兴,爱心课堂、食堂让我们可以见面聊天,不然大家一个村头一个村尾,很少主动见面。”67岁的(de)林联青说,老人生活简单,除了种点蔬菜养点鸡鸭外,不爱(bùài)出门(chūmén),而老年学校的课堂和爱心厨房让他们有(yǒu)期待,每月一次就像要做一件很重大的开心事,大家都很欢迎。

“爱心食堂办起来了(le)(le),老年教育也(yě)办得更好了。”郑朝阳说,老年学校借助远程教育,讲授政治时事、反诈防骗、健康养生等内容,还会结合当地的实际讲授森林防火、如何处理好邻里关系的有关知识和(hé)道理。

下山屯(tún)“爱心食堂+课堂(kètáng)”的做法引得邻乡邻村前来咨询学习。郑家进说,老年人的笑容是一个地方的温暖底色。他们将继续加强“爱心食堂+课堂”的建设,让老人(lǎorén)晚年生活越过越好。

山区举办“爱心食堂+课堂” 让留守老人有“知”有“味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